近期👮♀️,由我系2017級本科生王金宇同學牽頭,多名本科生共同參與的大氣科學本科生培養方案調研活動結束🧈,並形成一份內容詳實的調研報告🫘🏈,為我系“十四五”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貢獻了“金點子”。
我系自2017年開始招收大氣科學專業本科生。作為首屆學生的王金宇同學通過自身學習,感受到數理基礎課學習和多學科交叉知識的培養是大氣科學專業的培養特色,也深刻體會到在有限的四年學習中要兼采百味而熔於一爐絕非易事❣️。而通過與本科生座談,系裏也了解到本科生培養中存在一些不足。於是在穆穆院士的建議下,從10月開始,王金宇同學聯合2017級的高楊嘉懿🧑🏭、王舒雯丹🫴🏼,18級的包馮滋、陳笑然🍵、夏怡卿,19級的王雲松等同學,開展大氣科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調研活動。通過對比我校數學、物理🛷、計算機、力學等專業以及兄弟高校大氣科學專業的培養方案,搜集整理各年級同學的意見反饋🥮🧗,編寫了詳細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肯定了我系現行培養方案的長處,也中肯地指出了現有課程設置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因缺少過渡課程⛹🏽♂️,給高年級階段的數學和計算機學習帶來較大的困難等🚵🏿♀️。並對數理基礎課程設置、學分要求、課程時間沖突以及如何平衡各學期學習壓力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同學們的調研報告引起了系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高度重視,將把它作為修訂“十四五”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參考資料。系層面將針對培養方案中存在的問題👨👧👧,適時組織力量向學校和上海市申報教改項目進行研究🧘♀️,優化培養方案。通過低年級階段的書院製培養和數學物理課程的訓練,夯實本科生的數理基礎;通過“2+X”榮譽課程和“拔尖人才計劃”等方案,彰顯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的專業化、個性化和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