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8月25日我系本科生暑期課程《氣象預報與預測實踐》開課🎴🍐!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課程🚶🏻➡️,旨為學生有一個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鍛煉機會而開設,學生在課程中近距離接觸氣象局的各種業務,開拓視野,在預報實踐中增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了解氣象預報與預測的分析方法,為專業理論知識聯系實際提供橋梁、為從事氣象科研和業務打下基礎。本次課程分三站🧘🏻♀️,第一站為上海市中心氣象臺🏄🏻♀️,主要了解預報預測流程和日常,學習預報預測製作方法🩵🪼;第二站和第三站分別為武夷山國家氣候觀象臺和平潭海洋氣象觀測試驗基地,主要通過“山盟海誓”觀測基地實習🚑🆚,了解大氣和海洋觀測基地的運營方式🌡,熟悉觀測儀器的使用🚣🏽♂️💆🏽,調研當地氣象服務的特色和思路。
8月15日至18日🙎🏻♀️,在占瑞芬老師和張峰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前往上海市中心氣象臺進行了課程第一階段的實習。在臺裏四位優秀的預報員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認真學習了製作氣象預報的一般思路並嘗試利用各種資料預報未來的天氣。
圖 介紹氣象局的不同崗位
學習預報用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嘗試製作天氣預報之前,必須要先了解預報員們所使用的工具❄️。老師為同學們詳細地講解了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與處理系統(MICAPS4)的使用方法,該系統整合了實況觀測數據📀、衛星雲圖、不同機構的數值預報產品等一系列資料,以便於預報員調用和製作天氣圖。除了MICAPS4之外🧑🏼👨🏻🦲,同學們還了解了製作預報時經常用到的幾個網絡平臺,了解了常用的數值模式。
圖 學習MICAPS的使用
天氣預報實踐
在初步學會micaps和網絡端的使用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預報實踐🏏。同學們開展製作了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利用給定數據推測歷史上某個時期是什麽天氣等活動。同學們認真研究資料,根據所學的天氣學知識做出判斷🚣🏿♀️,雖然只是初次進行天氣預報🐫,做出的判斷還很粗糙,但是從多種資料中抽絲剝繭,推理出未來天氣這一過程,有助於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圖 同學們嘗試製作第二天的天氣預報
課程教學
在這四天的實習過程中,預報員老師們就強對流天氣、上海梅雨和臺風三個方面分別做了詳細的介紹。除了書本知識,我們了解到了預報員們在長期的工作中總結出的預報模型💁🏼。同學們認真聆聽了老師們的講授,就自己好奇的方面提出問題👨🔰,其中對於探空曲線圖同學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T-logp圖這個在課堂上被簡單介紹的知識點,在實際的業務中卻發揮著巨大作用。
圖 老師講授關於梅雨的知識
每天的授課和實踐之外,同學們還旁聽了亞運會天氣會商預演,日常的強對流天氣會商,以及參加了Wang Yuqing教授關於臺風初始結構如何影響臺風增強的報告🕓。在8月17日下午,同學們還非常“幸運”地碰上了一次強度大、範圍廣的強對流天氣,為同學們提供了對流天氣的現場教材🧛🏻♂️。
圖 亞運會天氣會商預演
圖 交流實習的感想和收獲
在實習的最後一天,同學們和老師們交流了這幾天的收獲和感想,同學們一致認為實際的預報業務和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這幾天的經歷對於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有所幫助🫥,擴展了專業視野,獲得了寶貴的實習經驗👌🏿,為下一階段學習註入源源動力⚂。老師們則表示建立預報思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歡迎同學們以後來上海氣象局工作👩🦯。和預報員老師告別後,帶著滿滿的收獲,同學們奔赴實習的下一站👨🏻🦽➡️:武夷山國家氣候觀象臺。
圖文:何源,黃允達
指導老師👱🏽:占瑞芬🫱🏽、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