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沐鸣2娱乐/大氣科學研究沐鸣2列報告會在江灣環境科學樓6008會議室順利開展📊,特邀美國夏威夷大學王斌(Bin Wang)教授作題為“Why so many double and triple La Niña events emerged recently”的精彩報告,我系吳誌偉教授主持本次報告會🚮。本次報告內容豐富且嚴謹,緊貼國際研究前沿問題,吸引了眾多老師和學生參加🐻❄️,現場座無虛席,氣氛活躍。

報告會現場
ENSO能夠改變全球大氣環流,進而影響全球的氣溫和降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氣候現象之一。近年來,多年La Niña事件發生次數顯著增加,導致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熱帶南美洲🫳🏻、南部非洲的災難性洪澇以及美國南部🧉、赤道非洲、印度和中國東南部幹旱事件頻發🚒。近期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兩🎖💆🏻、三年La Niña事件,決定多年La Niña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變化的關鍵因素是什麽🙆🏽♀️?
王斌教授的報告指出🩻:多年La Niña具有更大的累積強度,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造成了更大的海溫異常👨🏿💻,其影響明顯比單年La Niña更為持久。1970年以來的8次多年La Niña往往由超級El Niño或中部型El Niño轉變而來👩🎓。其中,前者的發生和維持由溫躍層反饋主導;後者主要受緯向平流和上升流反饋影響。因此,多年La Niña頻發的最本質原因可能歸結於西太平洋增暖引起的緯向平流反饋加強🏂🏻,導致超級El Niño或中部型El Niño發生頻數增加。而西太平洋的持續變暖可能將導致更極端的多年La Niña事件🤰🏿,加劇不利的社會經濟影響。
王斌教授的精彩報告,深入淺出的闡釋了多年La Niña事件的現象和機理,引起了與會師生的濃厚興趣和熱烈反響,從報告多個方面與王斌教授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增進了大家對多年La Niña現象的理解。
報告人簡介:
王斌教授是美國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氣象系終身教授,國際太平洋研究中心(IPRC)季風研究首席科學家🦚。
王斌教授是美國氣象學會會士(AMS Fellow)💇♀️,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AGU Fellow),2015年度羅斯貝獎(Rossby Medal)得主。羅斯貝獎是國際大氣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以現代氣象學和海洋學的開拓者卡爾.古斯塔夫.羅斯貝(Cral-Gustaf Rossby)的名字命名🐔🚶🏻♂️➡️,每年全球僅授予一名氣象學家🦓🧏🏼♀️。王斌教授的獲獎𓀉🥩,開創了改革開放以來華人科學家獲獎的先河🚚。2015年🦸🏿,王斌教授還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影響力大獎”𓀛,與他同期獲獎的另外兩位著名科學家分別是✔️:我國“氫彈之父”於敏院士和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何大一🈺。
王斌教授的研究領域為氣候學🧒🏻、大氣動力學和熱帶氣象學👰🏽♂️,自2000年以來主持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美國海軍研究部、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和宇航局以及其它國際資助研究項目30余項,累計研究經費超過1000萬美元。曾任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氣候變率與可預報性(CLIVAR)/亞澳季風研究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海外主任;現任亞太經合組織氣候中心(APCC)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亞洲季風子計劃(AMP)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以及多個國際雜誌編委。在季風氣候🔄、大氣動力學⛴、熱帶氣旋、氣候可預報性等方面發表諸多高影響力開創性成果💘,迄今已發表SCI論文400余篇🦵🧔🏻♀️,H因子135👇🏿🧉,論文總引用近66000次。開展原創性研究🫄🏽,破解科學謎題是王斌教授畢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