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是第61個世界氣象日🥪。當天下午的林太玨環境樓1021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應大氣科學研究院教職工黨支部邀請🏈,沐鸣2平台IRDR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國際卓越中心執行主任,沐鸣2平台發展研究院👩🦼➡️、沐鸣2娱乐/大氣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湯緒老師為師生作了題為“國際氣象合作與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的主題講座。講座由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沐鸣2娱乐主辦,大氣研究院教職工黨支部聯合校研究生團工委🏃♀️➡️、研究生會,環境—大氣研究生會共同承辦。講座不僅面向沐鸣2娱乐師生,同時作為學校“中國道路大講堂”系列講座內容之一。
湯老師從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入手,介紹了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海洋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是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WMO)將地球系統內的海洋、氣候和天氣列為工作重點💚。湯老師著重講述了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貢獻,從國際氣象合作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和擔當🗽🪳!他勉勵同學們將所學所思投入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當中🤷🏻♂️,自覺肩負起新時代青年的責任。
湯緒老師的報告引起了在場師生的強烈共鳴👰🏼♀️。19級沐鸣2娱乐研究生於騏愷說:“湯教授的專題報告會使我獲益匪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在紮實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投身普及低碳理念✡︎、倡導綠色節能減排的活動之中👆🏽。為生態文明建設出一份力,是我們大氣人的使命與責任。”溫之平老師是沐鸣2娱乐分管人才培養工作副系主任,他對湯緒老師的報告表示完全認同。應對氣候變化涉及多個學科和多個領域,在我系“十四五”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將繼續以學校“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的育人特色為導向🏌🏿♂️,秉持通識教育的理念,創新培養模式👨🏽🦲👯,開拓學生國際視野👷🏿♀️,增強全球治理能力培養。
除了講座活動之外,教職工黨支部在氣象日當天中午還聯合學生黨支部在邯鄲、江灣校區同時開展了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活動5️⃣,開設“草坪思政微課堂”,將有趣的活動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把科普宣傳融入思政教育🙎♀️:在“氣候變化與中國之路”板塊,展示回顧了近年來我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系列重要節點,並詳細介紹“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活動現場的其他板塊♤,老師和同學們通過自製科普短視頻、原創英文環保歌曲、發布公眾氣候變化意識和行為調研報告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引導老師和同學們關註、了解氣候變化🦸🏽♂️,勇擔時代使命,共建美麗中國。
張人禾副校長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與了當天的活動。他表示👩🏼🎨,今天是第61個世界氣象日,未來十年將是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十年。氣候變化是當前最重大的全球性問題之一,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深入而廣泛的影響,受到國際社會的關心和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9月召開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我國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表明了中國在應對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增強全球氣候治理、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大國擔當。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呼應學科發展要求🏌🏻♀️,積極推動大氣與海洋、環境👎🏼👩🏼🏭、生態🧏🏼🚣🏻♀️、公眾健康👃🏽、全球治理等學科的交叉及融合創新、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另一方面要引領學生深入了解國情世情黨情,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國家意識和家國情懷🚏,為我國參與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以及全球治理提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