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海洋氣象系列報告第18期學術報告會,特邀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畢雪巖博士通過騰訊視頻會議的方式,分享了題為“中國氣象局南海(博賀)海洋氣象科學試驗基地簡介”的精彩報告🔹,我系王桂華教授主持報告會。該報告會由我系(院)與中國氣象局-沐鸣2平台海洋氣象災害聯合實驗室共同主辦➿,科技部重點專項2019YFC1510100項目組協辦📊。本次報告吸引了包括沐鸣2平台、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上海氣象局等多家單位的科研人員、業務人員和學生參加。
畢雪巖博士從海氣觀測的重要性出發、從海洋氣象科學試驗基地構成👨🏻🎨、基地平臺建設,開展科學觀測試驗🕗、科研成果產出等幾方面👨🦼➡️,向大家詳細地介紹了中國氣象局南海(博賀)海洋氣象科學試驗基地的基本情況。報告中🛎,畢雪巖博士從科學角度闡述了試驗基地的選址依據,特別介紹了海上觀測塔的結構設計與觀測儀器配置(見下圖)、觀測塔對華南區域登陸臺風和海霧等天氣過程的監測情況,以及國內研究團隊利用基地觀測數據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在交流環節,畢雪巖博士與參會的老師和同學針對觀測基地的儀器維護、與岸基協同觀測✷、基地開放合作等問題進行探討。
據悉,中國氣象局南海(博賀)海洋氣象科學試驗基地是我國首個海洋氣象觀測基地,也是目前我國唯一業務運行的海洋氣象綜合試驗基地。該試驗基地自2008年建成以來穩定運行至今⛅️,是我國最重要的臺風和海洋氣象觀測基地,目前與國內多家單位和科研院所廣泛合作,開展了一系列海氣觀測試驗🏊🏿♀️,為開展各種海洋災害性天氣的演變過程和形成機製的分析研究,提高了南海海洋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能力做出重要的貢獻👵🧔🏻。
報告人簡介💋:畢雪巖,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海/陸-氣界面湍流交換特征及其參數化方向研究⬜️,近年就相關內容在JGR等雜誌發表SCI論文十余篇🕕。主持完成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獲得2011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2017年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中國海洋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廣東省氣象局“青年英才助推計劃”導師。
博賀海洋氣象科學試驗基地(左圖)🧝🤙🏽,海上觀測塔(右圖)
(圖片來自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