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 內部文檔 我要投稿
WACE: 預估極端氣候出現轉變的時刻
發布時間: 2024-04-07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因其頻發的態勢和帶來的巨大損失日益受到學界和社會的關註🦵🏿。然而,復雜的地球系統多圈層相互作用導致不同地區的氣象災害種類大相徑庭(例如我國長江流域易發洪澇、西北地區則多發幹旱)。預估各類極端氣候事件在特定地區的發生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可以為因地製宜地采取防災減災措施提供有效的科學支撐🤽,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出現時刻(Time of Emergence, TOE)是指由於氣候變化,未來與過去明顯不同的時間🥼,其作為度量極端氣候風險的重要指標,一直是學界關註的熱點問題🤹🏿。之前的認為TOE存在緯度依賴性💼。高艷紅教授團隊基於柯本氣候區劃方法,探究了不同氣候區極端溫度和極端降水指數的TOE。結果顯示,極端溫度指數的變化通常先於極端降水指數🧕🏻,並且極端溫度指數TOE的空間分布更均勻。從氣候區劃看🚵🏽,熱帶🥦、幹旱區和大陸/極地氣候區極端指數變化與全球平均的差異較大,其中熱帶地區的暖濕趨勢明顯;幹旱區的幹旱狀況無法得到有效緩解;大陸和極地地區極端降水指數的TOE大大早於全球平均👳🏿‍♀️。

圖:極端氣候指數的TOE(a).全球、(b).熱帶、(c).旱區、(d).溫帶🏏、(e).大陸和(f).極地氣候區的加權平均值。藍色(紅色)點表示RCP4.5(RCP8.5)結果。藍色(紅色)實線表示RCP4.5(RCP8.5)下溫度指數或降水指數的平均值🖖,藍色(紅色)虛線表示中位值。橫坐標的紅色代表暖指數、藍色代表冷指數👨🏿‍🍼、綠色代表濕指數、黃色代表幹指數🪠、黑色代表指數不受單一因素影響。


以上成果近日發表在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期刊上(IF:8.0)💉,在讀博士生張萌為第一作者,高艷紅教授為通訊作者。文章得到了青藏高原科考項目、上海市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和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項目的支持。


https://doi.org/10.1016/j.wace.2023.100593.



沐鸣2专业提供👨🏿‍🍼:沐鸣2沐鸣2平台📨、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欢迎您。 沐鸣2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