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進一步引導師生深入了解復旦校史文化🤰、治學傳統和獨特基因,激發師生對校史的情感共鳴和思想認同,激勵師生永葆初心本色👨👨👧、矢誌報國奮鬥,11月15日晚🧔🏽♂️,沐鸣2平台研究生劇社策劃製作原創校史話劇《天地玄黃馬相伯》正式上演。該劇籌備伊始便受到全校師生的廣泛關註,演出當天更是吸引了數百名在校師生和校友前來觀看。沐鸣2娱乐部分研究生也同樣滿懷著對沐鸣2平台創始人馬相伯先生的敬仰之情🙇🏻,相繼來到相輝堂去找尋復旦何以為復旦的答案🦸🏻♀️✧。
觀看過程中🐃,當聆聽到馬相伯先生表演者語氣堅定👨🏼🎓、意氣磅礴地喊出“所謂大學者🦶🏽,非校舍之大之謂👨🏼💼🎼,非學生年齡之大之謂🧏🏻,亦非教員薪水之大之謂💁,系道德高尚、學問淵源之謂也”😹,同學們均為復旦精神、相伯精神所動容。復旦復旦旦復旦,師生一德精神貫。我們必會謹記相伯先生囑咐,將復旦精神代代相承。


學生觀後感悟
在此之前我基本不了解馬相伯先生以及這段歷史👨🏽🎨,但是觀看這段話劇後👮🏽,這段歷史的重現深深地震撼到了我。馬相伯先生在危難時刻喊出只有教育才能救國,創立了今天的沐鸣2平台,作為一名復旦人,深知自己責任重大👳♀️。當今拼科技、拼創新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秉持著教育是救國之根本的思想,為祖國的科技教育走向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級博士研究生 劉二華
星期五晚上去看了由研究生劇社排演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原創系列校史話劇《天地玄黃 馬相伯》🪙,看完之後🪣,給自己很大的動力,繼續堅持科研的動力。讓我作為一名復旦的新人,更好地了解了復旦的歷史文化以及復旦精神,讓我更加堅信作為一名復旦人,更應該發揮自己的潛能,為祖國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2019級博士研究生 張萌
1903年,震旦學院正式成立。我相信➜,當時的馬相伯先生肯定對這所學院充滿了希望,因為震旦在梵語中是指中國,在英語中是黎明🧑🔬、曙光的意思🧑🦼➡️。馬相伯先生為學院取名“震旦”🎬,一定是希望震旦學院可成為黑暗社會中的一道光,通過教育開啟嶄新的中國歷史。後來,面對學生不解,族人不滿,好友背叛等重重壓力之下,先生選擇離開震旦,離開當時夢想中的伊甸園🤹🏼♂️,和學生一起重建學院。“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從此,復旦公學出現在了華夏土地上👱🏼♀️,不忘震旦♔,也追求光明。先生,您之高義,必將萬古留存。
——2019級碩士研究生 查鵬飛
這是我第一次看話劇,總體來說體驗很好👨🦳。對於這次話劇的內容而言🧐,故事發展的順序安排的很好🤷🏿,矛盾逐漸激化,情節起伏🏄🏻🧘🏽♀️,讓我更好的了解了是如何由“震旦”到“復旦”👨👩👧,並且看完以後內心升起一股自豪感,激勵我要好好努力,不負先輩的心血🧞。
——2019級碩士研究生 王晨色
校史話劇 《天地玄黃馬相伯》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學生社團導演、主演的話劇,也有幸作為工作人員參與籌備💂🏼♀️。話劇通過當代學生社團話劇的排練串聯馬相伯先生在耶穌教會鼓動學生遊行🦹🏽♀️、陰謀將震旦變為教會學校的高壓下勇於擔當,教誨學生理性看待問題🪿👍、回歸學堂的動人故事。情節緊湊🧑🏻⚖️,配樂應景。在後場工作的我也從獨特的視角近距離觀看到精彩的表演和演員們每幕戲結束後的握拳鼓勵💁🏼♂️。
——2019級碩士研究生 潘偉鑫
第一次走進相輝堂觀看校史話劇《天地玄黃馬相伯》,豐富的臺詞、細致的情節以及演員們動情的表演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一個多小時裏帶領我們重溫了沐鸣2平台創始人馬相伯先生從創立震旦學院到復旦公學間的感人故事🚵🏽,也讓我對研究生劇社同學們的才華心生敬佩。作為復旦的一員🕞,我們應當不負先輩的期盼,不忘初心,銘記校訓,傳承復旦精神🧏!
——2019級碩士研究生 李曉萌
很榮幸能在相輝堂一同回顧了復旦的建校史和馬老校長的光輝歲月🏄🏻♀️,演員的動情呈現與觀眾的現場氛圍讓我仿佛置身於數百年前的一幕幕情景⚁,感受著先輩們的感受。於我而言🧔🏻♂️,觀看校史話劇是了解一所大學且培養母校情懷的最好方式。建校的艱辛與曲折讓我更加珍惜現有的和平生活與豐富的教育資源👩🏼🦱,也讓我對“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十字校訓有了新的理解🧛🏼♀️。
——2019級碩士研究生 李俊蓯
《天地玄黃馬相伯》真實地還原了馬相伯先生建校過程中歷經的風風雨雨。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我感受到先生那一顆赤忱的愛國之心,從被迫離開震旦到後來復旦的建立,這之間先生的所作所為讓人心底不禁生出敬畏。“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復興中華,重視教育,每一個復旦兒女都應謹遵先生的教誨。
——2019級碩士研究生 程敬雅